记者观察:线上信托 加快在信息化建设步伐
摘要 近日,中诚信托在研报中指出,受到疫情影响,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过程中,难以完成现场尽职调查等业务环节,不能充分履行《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中规定的相关职责。短期内,新业务开展较为困难,这也将影响到整体的经营业绩。此外,即使疫情结束后,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仍需一定的时间。日前,记者与某信托公司沟通了解到
近日,中诚信托在研报中指出,受到疫情影响,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过程中,难以完成现场尽职调查等业务环节,不能充分履行《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中规定的相关职责。短期内,新业务开展较为困难,这也将影响到整体的经营业绩。此外,即使疫情结束后,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仍需一定的时间。
日前,记者与某信托公司沟通了解到,春节后,公司一直执行着轮岗上班;目前公司主要是中后台在忙碌着一些工作如财务的收放款、资料的整理等。因各种原因,公司的业务除与客户进行通讯联系外,基本上处于缓慢推进状态。
部分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因疫情影响,不少信托公司都要求员工居家办公,工作效率特别是业务推进进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记者认为,除疫情外,信托公司以往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相对有限也是其近期业务受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相比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行业整体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中国信托业协会编著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全国信托公司平均每家信托公司信息科技投入1746.89万元,总计不到12亿元。2018年信托公司信息技术部门总人数为559人,平均每家信托公司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不足10人。
正是因为在技术领域投入相对较少,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时还被迫依赖于传统金融业务方式,面谈、尽调、盖章、签字等诸多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当面完成。
在信托行业内部,相比小信托公司,少数大的信托公司近年来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记者观察到,2018年信托公司年报中,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机构均把金融科技放进业务或战略规划目标之中,中航信托、万向信托等信托公司还单独设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金融科技部来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在此次疫情之中,平安信托充分利用了金融科技充分了推动其业务的发展。据悉,自2月3日平安信托推出“远程复工”以来,目前已成功完成了8个项目的远程尽调,累计总规模97亿元。
以其中的一个政信项目为例,在抵押物远程尽调环节,交易对手工作人员在到达抵押物现场,与平安信托尽调人员通过APP视频接通后,会在画面即刻显现时间及所在位置详细地址,再利用手机摄像头,令平安信托尽调人员可以观察到抵押物外观、内部以及周边环境,同时保存影像。与此同时,尽调人员就相关事项要求交易对手在保持连线状态下访谈现场相关人员时,也得先核实人员信息和身份无误,尽调人员会先要求对方出具身份证,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获得访谈人影像,与其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核验,同时通过查阅公开信息等方式佐证访谈对象身份。通过全方位的信息与身份核实,最大限度规避人员假冒风险。
万向信托上线的慈善账户服务平台,应用区块链的技术对慈善信托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追踪,助力抗“疫”。
此外,还有一些信托公司通过应用云桌面、VPN加密通道、远程视频会议等手段,基本保障公司员工有效线上协同办公。
记者认为,部分信托公司应结合疫情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加快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一方面借鉴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较好的信托公司的成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本公司业务开展的特点,深入到业务场景之中,开发并应用符合自身的技能产品,以期达到提高协同效率和降低沟通成本的目的。
当然,在开发和应用金融科技时要紧密结合信托业务的特点,不能盲目推进。比如在远程尽职调查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查询工具与远程沟通工具,深化、夯实非现场尽职调查内容,最大限度替代现场尽职调查;同时,尽职调查内容、质量仍应符合信托公司的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及相关业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