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全观察:谁是市场之王?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9年新发行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多维度观察,以期探索我国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19年是银行理财深化转型的一年,银行理财产品在逐渐净值化的同时,由于理财投资门槛的降低,零售化的趋势也逐渐显现,长尾客户的重要性与日提升。
然而,对于有志于竞争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机构而言,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并没有过大的削减。如果说零售理财的开展状况体现了一家机构在理财业务方面的“广度”,那么私行产品的发行、收益、投资配置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机构资管业务发展的“高度”。高水平的私行业务成为了一家银行品牌和团队专业性的标志之一。
由于私人银行客群配置资产更加多元,而银行理财产品由于收益偏稳健,颇受高净值人群的青睐,理财产品成为私人银行配置资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2019年新发行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多维度观察,以期探索我国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私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全国性银行占据私行理财市场主流。2019年,市场共52家银行发行4821款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全国性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具有更大的行业影响力,私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据全国的90%,而区域性银行发行的私行理财数量仅占10%左右,另有2款外资银行私行理财。
具体到不同银行可以看到,全国性银行中,中国银行的私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达1127款,占到全市场发行量的23%;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的发行量同样在全国性银行中仍占据领先地位。区域性银行中,吉林九台农商行、宁波银行、大连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发行量较大,年度发行量在50-100款之间。显然,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发行数量来看,排名前五的银行占据了76%的发行量份额。
华南地区是私行理财销售的主要区域。从私行理财产品销售片区来看,在华南地区销售的私行理财产品数量占比最高,达87.53%[1],远远领先于其他区域。由于私行产品销售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净值客户数量息息相关,作为我国经济核心区的华南地区已经成为私行理财销售的“兵家必争之地”;同理,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销售数量占比较低。但需要指出的是,产品发行数量并不完全与产品规模成正比,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总是与理财销售片区分布成正比,例如东北地区私行产品的销售占比较高,这可能与吉林九台农商发行私行产品数量较多有关。
产品投资起点呈现高低两极分化,期限多分布在1-12个月。私行产品仍以高投资起点为主,1000万起点产品占比最高,达37.16%,100万以上起点的高起点产品占比合计达56%;其次是1万和5万的低起点产品,合计占比达24%;而其他起点的产品合计仅占两成。为服务不同客群需求,私行产品的投资起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从期限类型分布来看,1-3个月和3-6个月产品数量最多,二者合计占比达七成以上。
封闭式产品是私行理财的主要产品形态,且产品净值化程度更高。从产品形态来看,近八成数量的私行产品为封闭式;2019年仅发行2款全开放私行产品,分别是建行的"乾元-私享"(按日)开放式产品(预期收益型)和平安银行的"聚财宝"私行专享日添利(增强型)理财(净值型)。私行客户对于产品收益性要求更高,高流动性产品发行较少。此外,新发行产品中有接近四成数量的净值型产品[2],考虑到私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私行净值产品比率大大高于零售净值型产品。
有少量外币私行产品。为满足私行客户全球化资产布局的需要,2019年有3款瑞典克朗和4款美元理财产品发行,其中,瑞典克朗产品均为建设银行发行,风险水平较高(三级),而美元产品则来自浦发、兴业和中行,风险水平更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发行的美元产品为“一带一路专属”,投资中间标的为券商资产管理计划。
产品类型结构分布与零售理财并无明显区别。从公布产品类型的产品数量来看,固收产品占比八成以上;同年发行的零售产品中,混合类占比约15%,权益类占比约1%,可见从产品数量占比看,私行产品的混合类、权益类等类型的私行理财发行量并未比零售产品更高。
二、私行理财产品平均计划募集规模
在2019年各银行发行的私行理财产品中,我们共收集到3821款产品的计划募集规模信息。整体来看,2019年所有私行理财产品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8.70亿元。具体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私行理财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体现出巨大的差异,国有行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遥遥领先,达到13.13亿元,超过排名第二的股份行(5.94亿元)一倍有余,而股份行与城商行则进一步拉开了差距,股份行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将近城商行(1.49亿元)的4倍,平均计划募集规模最小的农商行则不足1亿元,仅有0.58亿元。
与2019年各银行发行的零售理财对比来看,2019年各银行发行的零售理财产品整体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7.79亿,略低于私行理财产品。但是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除国有行外,其他类型银行的私行理财产品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均远低于零售理财产品。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私行理财产品中,国有行是绝对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各类型银行私行产品总的计划募集规模为33248.31亿元,其中国有行的计划募集规模为22895.95亿元,占到总体的68.86%,可以说国有行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私行理产品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
私行理财产品平均计划募集规模前十的银行中,有四家是国有行,分别是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工商银行排名最高,为第二;有四家为股份行,分别是渤海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其中渤海银行排名最高,为第一;其余两家分别为天津银行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排名前三的渤海银行、工商银行和天津银行的平均计划募集规模分别为100.00亿元、65.79亿元和30.00亿元,显著高于其他银行。需要注意的是,天津银行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都只发行了1款产品,因此参考意义有限。
具体来看,渤海银行共发行产品20款,所有产品的计划募集规模均为100亿元;工商银行共发行164款产品,其中有92款计划募集规模为100亿元,有两款达到200亿元;单个产品计划募集规模最高的是招商银行,为500亿元。整体来看,私行产品的计划募集规模主要集中在1-5亿元区间,此区间共有产品2330款,占总体的48.22%;特别是计划募集规模为5亿元的产品有1372款,占28.39%。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国有行和股份行不仅产品发行数量远多于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时产品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也遥遥领先,并且国有行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的原因同样在于,国有行和股份行具备更多强的综合实力,更易获得高净值客户的青睐。
注:
[1]产品销售涉及多个片区的,未进行剔重处理。
[2]2019年新发产品中,零售产品精致化率仅不到两成(以数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