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寿频遭监管“点名” 两年净亏3亿 新产品备案被叫停半年
摘要 作为首家总部位于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成立不到三年的三峡人寿,除了忍受连年业绩亏损的煎熬,近来还频频遭遇监管“点名”。继今年5月因没有严格落实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被银保监会点名批评后,近日三峡人寿又因违规销售产品组合而再遭监管通报,同时,其新产品备案被监管叫停6个月之久。这一处罚措施,对才成
作为首家总部位于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成立不到三年的三峡人寿,除了忍受连年业绩亏损的煎熬,近来还频频遭遇监管“点名”。
继今年5月因没有严格落实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被银保监会点名批评后,近日三峡人寿又因违规销售产品组合而再遭监管通报,同时,其新产品备案被监管叫停6个月之久。这一处罚措施,对才成立两年多的三峡人寿而言,无疑会令其亏损的业绩进一步恶化,同时还会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峡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从上一季度末的501.36%骤降至150.45%,降幅高达70%。
新产品备案被叫停6个月
4月19日,有自媒体公众号发布一篇名为《号称“保证收益率6%”的三峡惠民保,真的不打脸?》的文章,其中反映了三峡人寿“三峡惠民保”产品组合,在宣传时保证收益率声称高达6%,且存在“主险发生重大疾病保险金给付后,附加险现金价值减少为零,保险责任终止”的设计模式,该模式可能诱发被保险人罹患重疾但不申请理赔的行为,严重背离重疾险保障初衷。
对此,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火速展开调查。核查后发现,三峡人寿产品组合销售规则确实存在不合理,且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相关风险后未及时釆取有效管控措施。
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对三峡人寿违规销售产品组合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显示,截至2020年4月20日,三峡人寿已售产品组合中主附险的件均保额比例为1:46,严重背离附加险从属于主险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此同时,所有有效业务保险金额为13.55亿元,但主险保险金额仅有1.4亿元,“重疾+两全”的产品组合严重异化为理财产品。
另外,针对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华康代理”)在销售中存在的主附险搭配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三峡人寿一开始向华康代理发出了风险提示,但在发现华康代理主附险种搭配严重偏离重疾保障本源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后,未有实质性整改举措,直到网络文章曝光相关问题,才停止与华康代理的合作。
基于以上违规违法问题,银保监会依法对三峡人寿采取禁止新产品备案六个月的监管措施,并要求三峡人寿立即开展中介渠道业务清理整顿工作,强化销售行为和销售渠道管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整改,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频遭到监管点名
事实上,成立短短两年多时间内,三峡人寿已遭到监管多次点名通报。
今年5月13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关于2019年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情况的通报》,其中,三峡人寿因对保险销售人员的执业登记管理不到位而成为监管点名批评的保险公司之一。
银保监会表示,做好销售人员执业登记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保险公司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而三峡人寿等遭到点名的保险公司,没有严格落实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要求,自查自纠不彻底不全面,后续改进措施不到位。在执业登记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执业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销售人员基础信息填报不完整、不同系统间人员数据不匹配等突出问题。
因此,银保监会对包括三峡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在各银保监局处罚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在全行业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其着力整改。
除此之外,2019年5月23日,在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的《关于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中,三峡人寿还因保险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等典型产品备案问题,遭到点名通报。
彼时,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表示,三峡人寿与君康人寿、光大永明等公司报送的某终身寿险,存在“长险短做”的风险。监管要求上述违规公司在产品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监管规定,履行产品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同时,对照通报的情况和问题予以整改。
累计亏损逾3亿 人事震荡频繁
频遭监管点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三峡人寿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2016年4月,三峡人寿获批筹建,2017年12月21日正式开业,成为重庆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
成立后,三峡人寿保费收入从2018年底的1104万元增长至2019年年底的9.17亿元。进入2020年一季度,三峡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已超过2019年全年五成,达到7.37亿元。
不过,同大多数新创寿险公司一样,三峡人寿在保费增长的同时却未能幸免“连年亏损”的困局。
数据显示,从营业执照签发日(2017年12月20日)至2017年年底,短短几天,三峡人寿即净亏8363万元;2018年三峡人寿再次亏损5796万元;进入2019年,三峡人寿净亏损同比扩大105%至1.19亿元;2020年一季度,三峡人寿再亏5170万元。开业两年多时间,三峡人寿累积净亏3.12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寿险公司经营都有前期投入较大、后期逐渐盈利的过程。三峡人寿作为一家起步不到3年的保险公司,前期在机构铺设和业务发展中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由于前期入不敷出,三峡人寿的两大偿付能力指标也出现急剧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1-4季度,三峡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15.99%、1983.03%、730.75%、501.36%。进入2020年一季度,三峡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骤降至150.45%,降幅高达70%。
同时,由于此次产品组合违规问题,三峡人寿新产品备案被禁6个月,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三峡人寿的销售业绩及偿付能力会产生进一步影响。
“如果产品已被下架,同时又没新的产品可以替代,或者说正在计划推出新产品,也谈好了合作的上线渠道,但因为不能申报备案,原本的合作渠道可能会拱手送人。同时,产品下架后,导致老客户不能续保,新客户又没有新产品可以对接,会失去很多客户以及潜在客户,新产品备案被禁严重影响业绩。”
除此之外,常年频繁变动的人事结构,也让三峡人寿的业绩经营雪上加霜。
比如,仅在2019年,三峡人寿包括非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监事等多个重要核心高管职位即发生更换。
其中,2019年2月,刘再辉担任现任首席风险官;5月,由于致华担任副总经理一职主持工作;8月,由杨婧担任总经理助理一职,前任总经理助理姜睿离职;9月,王中合担任三峡人寿非执行董事;11月,黄中华担任三峡人寿监事,前任监事张海生离职;12月,徐永伟担任副总经理,兼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一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三峡人寿筹建成员之一的安逸民,于2018年6月被监管部门正式任命为总经理,任职仅半年即离职。2018年12月21日,指定董事长黎已铭为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至2019年5月,由新上任的副总经理于致华主持工作。这也意味着,三峡人寿的总经理一职已空缺18个月之久。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