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网点、募战投, “前浪”太平再保险的出海野心

来源:和讯名家 2020-06-23 09:44:44

摘要
触角早已伸向全球的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再保险”)近来可谓是动作频频:先是成立澳门办事处,完善了大湾区服务网点,再是公布增资公告,拟出让25%的股权,计划募集至少31亿港元。一时间,“前浪”太平再保险欲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布局的消息甚嚣尘上。对于此次募资引战投,分析人士表示,再保险业务资本消

触角早已伸向全球的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再保险”)近来可谓是动作频频:先是成立澳门办事处,完善了大湾区服务网点,再是公布增资公告,拟出让25%的股权,计划募集至少31亿港元。一时间,“前浪”太平再保险欲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布局的消息甚嚣尘上。

对于此次募资引战投,分析人士表示,再保险业务资本消耗大,太平再保险又在不断地拓展版图,在实现出海野心的规划中,“补血”引战投有望带来一剂强心针。同时,由于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巨灾频发,对整体再保险行业承保业绩带来严重影响,预计增资后该公司可有效抵御预期收益波动。

引战设“门槛” 回应:做大再保险业务板块

“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集团国际化经营特色,进一步提高集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综合能力,集团经研究决定启动太平再引入战略投资人计划,通过增资引战,支持再保险业务板块做强做优做大。”6月22日,对于太平再保险本次增资的目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平”)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

太平再保险此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此次募资,太平再保险将会引入一位战略投资人,其最终目的是补充资本金、支持主营业务发展。增资完成后,外部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25%,原股东持股比例不少于75%。

太平再保险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和业务协同,使得战略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与之相对地,对于意向投资人在本次增资活动中的参与,太平再保险也设立了一定的门槛,如在资产价值方面,意向投资人或其控股股东在201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不得低于500亿港元;在风控方面,意向投资人需要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具备在欧洲、亚洲开展保险业务的经验,并且其身份和资金来源均需要合乎中国法律法规;同时,为了防止恶意收购,意向投资人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与增资人不可存在业务竞争关系。

喊出做大再保险业务板块的背后,是中国太平提出的“国际化再出发”战略。

中国太平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29年。2018年12月,中国太平再次提出了以国际化为核心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境外保险业务发展策略,明确了境外业务布局原则、方向和保障机制。而作为该集团国际化发展的“排头兵”之一,正如中国太平相关负责人所言,太平再保险可以加强集团国际化经营特色,提高集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综合能力。

全球化布局已久 添置湾区新网点

这厢抛出橄榄枝,募资引战投;那厢,增设新网点,加码全球化布局。6月10日,太平再保险正式开设澳门代表处,于大湾区服务网络打下一枚重要的楔子,并为该公司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推进抛下了新的锚点。

对此,太平再保险表示,澳门代表处的开业,为太平再保险在澳门当地、乃至整个大湾区的业务展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背靠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这家于1980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专业再保险公司早已在全球多地落子,业务范围涵盖全球保险市场,遍布全球五大洲的10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达1000余家。太平再保险总部设在香港,并在中国北京、英国伦敦设有全资子公司,在马来西亚纳闽岛设有分公司,在日本和澳门设有代表处。

缘何再保险公司要加码国际化布局?某财险公司再保险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不确定风险日益增多。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具有天然开放合作共赢的基因。依托国际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数据积累等优势,可以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散体系,减缓巨额损失。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再保险研究专家朱少杰表示,当再保险行业实现了国际化,国内保险市场才能真正接轨国际市场,才能扭转再保险市场与原保险市场的地位不匹配问题。

朱少杰建议,要推动国内再保险公司走出国门,需要配合“一带一路”采取措施:通过收购国外的再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中介公司,推动国内再保险公司的业务的国际化;通过加强与国外的先进再保险公司的研发合作,开发风险模型,提升风险水平,引导产品创新;通过探索科技赋能,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险经营领域的创新运用研究,抢占新技术在保险行业运用的行业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大灾风险加剧经营压力 亟需筑起“防波堤”

依托雄厚股东背景,太平再保险连续获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贝氏和惠誉财务实力A评级。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太平再保险实现毛保费收入174.2亿港元,总资产达到504.2亿港元。同时,据贝氏评级评述称,2015年-2019年,太平再保险资本金及盈余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1%,究其原因,贝氏评级归因于,来自于母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注资和部分营业利润的留存。

然而,由于过去三年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巨灾频发,对再保险行业承保业绩带来严重影响。其中,2017年到2018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达到219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两个年度,2019年也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还显示,今年再保险行业依然面临着艰难的挑战。标准普尔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的不确定性将会增加太平再保险的承保压力。

在再保险业务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太平再保险也难“独善其身”。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太平再保险年报发现,2019年该公司除税后溢利3.21亿港元,同比下降40.46%,并创下最近七年新低。

引入战略投资这一举动,或为太平再保险的抗风险能力构筑了一道“防波堤”。业内相关人士介绍称,太平再保险此次引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推动公司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经营更加市场化,能够有效提升公司业绩;同时,针对再保险业务资本消耗大的问题,本次融资可有效补充资本,为公司的长期向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正如标准普尔评价所述:“虽然母公司中国太平的股份会被稀释,但中国太平仍然会是主要股东,且太平再保险将从人员和投资方面的长期管理支持承诺中受益;本次增资将会支持该再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张,且帮助它抵御预期收益波动。”

“再保险公司引领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偏弱,再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保险的保险’的公司,集中全球的风险资讯,应当成为行业的风险专家。”对于再保险行业的风控能力,朱少杰提出了这样的期许。

随着离岸再保险合约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活跃,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庞大的保险市场和投融资需求已被催生,并将吸引全球险资继续聚集中国市场。而对于再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朱少杰持乐观态度:“国内保险业强调回归保障本源,再保险需求增大,再保险公司业务有扩张趋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险秘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亦斐 HF063)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