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险资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 看险资大佬指路
摘要 “不确定性”是今年的关键词之一,市场波动也在不确定性中加剧。这对于需要寻求“低波高息”的保险资金来说无疑充满挑战。
作者: 杨倩雯
险资大佬们普遍认为A股具有吸引力。
“不确定性”是今年的关键词之一,市场波动也在不确定性中加剧。这对于需要寻求“低波高息”的保险资金来说无疑充满挑战。
保险资金该如何应对?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举行的2020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闭门分析会上,超过40位保险资管相关负责人指路险资今年的投资动向。
综合这些险资大佬的观点,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呈现出加大超长期国债和地方债的配置力度、加大权益浮盈实现力度、加大信用风险筛选力度三大特点。
而对于下半年险资的投资策略,他们认为险资运用仍将面临低利率环境下的再投资压力、信用风险、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等风险,需要高度关注资产负债久期的匹配,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品种中,权益资产,尤其是A股,则被他们普遍认为具有吸引力。
险资投资面临几大挑战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13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82万亿元,占比13.99%,比上年末提高0.37个百分点;债券6.97万亿元,占比34.63%,比上年末提高0.07个百分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68万亿元,占比13.33%,比上年末提高0.18个百分点。
从上述险资“大佬”们的观点来看,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抓住窗口期加快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进度。在年初利率相对高点,加大超长期国债和地方债的配置力度。在5月市场利率反弹中,增配长久期地方政府债;二是把握股市结构性机会,强化行业和个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权益浮盈实现力度。三是强化风险管控,加大信用风险筛选力度,重点加强对位于疫情较为严重地区、近期涉及还本付息项目的持续跟踪。
而展望下半年,他们认为险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难点,这些挑战包括资产再配置压力、低利率环境中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权益市场分化风险以及非标市场供给和收益率双降的局面。
“保险资金面临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在疫情以后更明显。保险资金对‘低波高息’的追求与市场目前‘高波低息’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太平洋寿险资产管理中心主任赵鹰表示。
“低息”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的“杀伤力”同时体现在资产端和负债端。从资产端来看,利率下降会导致所有的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从而影响到保险资金投资收益。而从负债端来看,最大的影响就是国债收益率曲线750天移动平均值下滑带来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增加。
Wind资讯显示,十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从2018年初的3.8%~3.9%一路震荡下行,到今年4月一度降至2.4%~2.6%,在7月曾回升至3.0%的关卡,8月4日的最新到期收益率为2.9365%,较两年前已下降约100个基点。
而利率下行,对于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及到期再投资均会造成不小的挑战。
“今年股票市场波动比较大,市场利率下降,非标市场的利率也下降,再加上有很多到期的资产,以前的收益率比较高,所以这些因素导致整体成本收益率在匹配方面有些压力。” 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孟森表示。事实上,之前有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已出现了资产到期时收益率高于再配置收益率的“倒挂”现象,这种资产端收益率的“倒挂”对于长久期的保险负债端产品来说无疑将有产生利差损的风险。
不过,对于未来的利率走势,险资“大佬”们存在一定分歧,有人认为可能国内债券市场最低的利率时期已过,利率水平或在反弹后企稳;也有人认为利率的中枢短期难以回到疫情之前,且随着压降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导向,保险资金泛固收类资产(含债券、非标等资产)整体配置利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对固定收益类避险类资产持中性偏谨慎的态度。
同时,信用风险也成为了近年来险资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需要特别防范的一点。赵鹰在上述座谈会上表示,近期出现几种现象:一是发行人违规赎回的要求越来越多;二是信用事件发生频率在上升;三是由于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很多国内外PE基金收益未达预期。因此要把投后管理做得更到位,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并及时处置。
A股具吸引力
相比固收类资产来说,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上扬对于险企的半年业绩来说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冲减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三板挂牌险企永诚保险上月就发布了半年业绩预增公告,而投资收益水平稳中向好也成为了其业绩预喜的一大原因。
“上半年市场最大亮点是权益市场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上涨,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场外资金进入市场的趋势非常明显。再加上中国疫情防控比较出色,经济率先复苏,估值又低于美股,对外资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流动性形成比较强的支撑。科创板以及创业板的注册制相继落地,国内资本市场的慢牛行情值得期待。” 复星保德信人寿总裁助理兼首席投资官孟浩表示。
持相似观点的险资人士众多,权益资产,尤其是A股市场,普遍被他们认为在下半年仍具吸引力。
“未来公开市场股票、一级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最大,其次是商品,排后两位的可能是债券和货币。机构对权益类配置的需求越来越多,A股公开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越来越大。” 华泰资产总经理兼CEO杨平称。
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也称:“我们坚定A股的价值在全球资产类别中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判断,同时风格上积极应对。”
而近期监管的一系列松绑政策也为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添砖加瓦”。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及银保监会先后发布政策,分别取消了险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以及根据偿付能力等指标,对险企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进行差异化设置,最高能够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一举突破之前30%的限制。
不过,面对政策的松绑,多位保险资管负责人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会因为政策放松而贸然加仓,还是要基于自身资产配置、风险情况、市场情况、是否有合适标的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而在他们普遍看好权益资产的同时,也均认为中短期市场震荡会增大。
Wind资讯显示,今年年初至今沪深300指数的振幅为33.56%,而从7月初至今,该指数总体呈现震荡回升的状态。
“需做好承受市场特殊时期高波动的准备,保持仓位不变,调仓到受疫情影响较小的科技类核心资产。”华安资产拟任总经理张震分析称,将以“景气度”变化为主线,积极参与科创板、创业板打新增厚收益,灵活运用风险对冲工具抵御净值回撤。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波动率显著提升,需要警惕“三个背离”:一是国内与国外疫情防控的背离;二是经济基本面与资本市场表现的背离,即可能孕育资产泡沫;三是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之间估值的背离将导致“估值陷阱”,目前“高估值陷阱”和“低估值陷阱”同时存在。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