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道中的“炒股经”:三点不亏钱的智慧

来源:和讯名家 2020-09-06 09:24:44

摘要
不少做交易的人都喜欢下围棋,我也是。围棋与交易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作茧自缚对手实力相当的对局,最常出现的就是杀“大龙”的情况。例如一次局部战斗中,当黑白其中一方形势有利,想杀掉对方“大龙”而后快。这种心思一旦出现,就会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让人沉浸在臆想中的完胜快感中。这种情况下,走

棋道中的“炒股经”:三点不亏钱的智慧

不少做交易的人都喜欢下围棋,我也是。

围棋与交易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作茧自缚

对手实力相当的对局,最常出现的就是杀“大龙”的情况。

例如一次局部战斗中,当黑白其中一方形势有利,想杀掉对方“大龙”而后快。这种心思一旦出现,就会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让人沉浸在臆想中的完胜快感中。

这种情况下,走着走着着法就容易变形,落子的目的就是吃掉对方,而忽视自己的防守漏洞,忽视全局性的考虑。

当一个局部的小小战斗,随着战火蔓延越来越广,半个棋盘都被席卷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越走越重,如果吃不掉对方,就要满盘皆输。

这时,左右为难,想放弃都不行了,就像作茧自缚一样。

在交易中也是如此。

一笔本该是短平快的交易,在最初阶段比较顺利,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利润目标,但野心越来越大,想要的越来越多。

本是合理的预期,变成了无理的臆想。

从赚钱,到浮亏,从浮亏到加仓,从加仓到更大浮亏……。

不知不觉中,恶性循环,交易者早已深陷其中。

砍仓?舍不得。继续加仓?子弹已经不够。

只能闭眼装死,犹如双脚陷入泥潭,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见好就收

随着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近几年AI的的招法开始成为了主流。

在对棋局计算的深度上,人类是没有能力学AI的,但AI一些全局性的处理非常值得人类借鉴。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对局中当AI取得优势的时候,它会将行棋的分寸把握的特别好。

该是你围的空,AI就让你围。甚至它可能会“帮”你围。

AI不会得寸进尺,它的行棋永远不会情绪化,它的目标就是平稳地取得胜利。

AI懂得在什么时候,见好就收。

在交易中,如果把一次交易看成一盘棋,那么,见好就收的理念非常重要。

做交易的目的,既不高尚,也不高深,就是赚钱。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情绪这东西游走在胜败之间容易走极端。特别是做交易,因为赚钱赔钱往往都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事。

赔了想翻本,赚了想赚更多。这种状态的交易者结局往往都是赔钱。

因为在他心里,没有分寸。说直白了,就是不懂见好就收。这里说的“好”,是指交易者的主观预期,所谓见好就收,是说,预期到了就要收。

棋道中的“炒股经”:三点不亏钱的智慧

上图是沪镍(NI)2011合约5分钟K线走势,上一个交易日几乎全天单边下跌。夜间开盘小幅低开,开盘后买上买入。

这笔交易的预期,就是回补跳空的小缺口,就赚回补这一下的利润。

试想,如果买入后不按自己的预期执行操作,反而在见到利润后,更贪心,甚至加重仓位,那么后面的走势大家也都能看到,赚钱会变成亏钱。

棋道中的“炒股经”:三点不亏钱的智慧

这笔交易在9月3日夜盘集合竞价时买入,开盘后24秒卖出。(实际并没有等到完全补上缺口)

交易只跟预期有关系,跟时间长短没关系。预期内的,见好就要收。

想继续做,那是下一笔交易,下一盘棋的事了。

该弃就弃

对局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让自己的一些棋子深陷对方围攻之中。

救还是不救?

救,帮对方走棋,而且可能会越死越多;不救,自己的棋子和周围的空都归了对方,舍不得。

在初下围棋的时候,我经常会为了救几个不重要的子,把整个棋局都送给了对方。

本来只亏10几目,抢个先手就能差不多追回来了。但偏要救出来,越走越亏,最后发现就算救出来,所付出的代价也远远大于这几个子的价值了。

所以,该弃的时候就要弃。棋盘很大,还有更多有价值的地方值得去争夺。不要让一城一地的得失,左右了全局的进程。

对应在交易中,那就是该止损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

什么时候该止损?

行情不按你预期的方式走,就要止损。(我不推荐做固定价格止损,止损是对行情分寸的把握,不能太绝对化。)

不止损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没止损,赚钱了,那是运气好,但总赌运气,早晚玩完;

如果你没止损,亏钱了,那是应该亏的,后悔也没用,只能长记性。

如何预期行情走势?

这个没办法了,只能靠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积累,经验和技术需要的都是时间。

做交易,一定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错误的滚雪球效应:

行情走法超出预期,舍不得及时止损,越亏越舍不得止损。小亏损变成了大亏损,最后导致满盘皆输。

最后,下围棋和做交易,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落子无悔,错了就要认。

错误不是用来懊悔的,而是用来学习和总结的养料。通过不断地纠错,增长棋力和交易水平。

其实,知道什么棋不能走,什么交易不能做,比掌握新的棋路,新的交易技巧还要重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博财经档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