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下一个“社会大品牌”

来源:张Sir说品牌 2020-11-09 15:50:01

摘要
上篇聊Nike的文章起了一个头,今天继续,我们最终目标都是如何做好中国品牌。时势造品牌,每一个时代背景下,都会有不同面貌的标杆品牌。有些品牌过去辉煌,可现在暗淡了,有些品牌能跨越不同的时代,依然灼灼发光。所以马云说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一个101年的企业,真的能做到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今天这个时代要做成百年

  上篇聊Nike的文章起了一个头,今天继续,我们最终目标都是如何做好中国品牌

  时势造品牌,每一个时代背景下,都会有不同面貌的标杆品牌。有些品牌过去辉煌,可现在暗淡了,有些品牌能跨越不同的时代,依然灼灼发光。

  所以马云说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一个101年的企业,真的能做到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今天这个时代要做成百年老店的难度比以前大许多,新的颠覆性技术一个接一个过来,新的趋势性浪潮一个个涌现,有人说世界在用比以前快100倍的速度在向前推进,所以每一家公司(包括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企业)都有点胆战心惊,这条船到底能走多远?没有人真的笃定。

  所以很多巨头都在两手发力:第一手做好自己的核心主业,确保更持久地站在潮头最前排,并创造源源不断的资本和收入。第二手,就用这些资本和收入,在每一个新冒起的领域进行投资,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个风口,这些事关“下一站的入场券”,宁可错投一千,也不能错过一个。

  但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本可以到处进行地毯式投资。所以,我们这里先关注第一手业务:

  如何更有定力地做好自己的公司。

  定力何来?

  我觉得,创业者和企业家最主要的定力来源,是处理好得失心的问题。

  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最大的“得“,而错过改变世界的机会就是最大的“失”。

  想想吧,作为主动离开安逸工作岗位、出来创办公司的人来说,多数人都有足够的能力赚取一份生活费,如果真的为了生活,根本不用千辛万苦出来创业,尤其是今天的创业者,内心越来越拥有一份理想。

  总之,“大爱无我,终成大我。利他之心,终成大器。”做大事业的人,都是心怀他人和社会的,否则和以前做生意的人也没有区别,这个社会的商业文明也谈不上任何进步。

  在时丽,我们将有志解决社会需求的品牌,称之为社会大品牌(Social Mega Brand)。

  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大品牌。

  在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创新产品和运营背后,都是由“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社会使命所驱动的:

  成为下一个“社会大品牌”

  但阿里巴巴并不是做大以后才成为一个社会大品牌的,恰恰相反,正是阿里巴巴从诞生初期就心怀社会大品牌的信念,才让阿里在一路上从那么艰苦的条件起步,却依然吸引了那么多超级人才的加入,得到了那么多不计回报的支持,从而才一路闯关达到了今天的成就。

  这就是“得道者多助”——社会大品牌的信念就是品牌之“道”,你想帮助别人,所以别人才愿意支持你。

  在我过去17年所服务过的几十家、甚至接近上百家企业中,也有许多都称得上社会大品牌:

  比如可口可乐,希望解决人们容易悲观负能量的社会问题,让大家都能畅享快乐。

  比如耐克,希望解决很多人的潜能被埋没的现实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勇敢去做。

  比如金融界,希望解决很多投资者无奈被割韭菜的问题,让普通人也能轻松驾驭投资的力量。

  还有圣象、费列罗、别克等等,以及我们此刻正在服务的一家上市公司新客户,也是一个特别将社会责任感视作最大创新动力的客户,目前还处在保密阶段,希望晚些时候可以分享。

  再看看现在当红的标志性品牌:华为、Space X…………等等,无不都是一开始就是心系社会,甚至心系整个人类的,才让人这么钦佩,让人觉得伟大,才能吸引那么多别人找不到的人才。

  所有这些社会大品牌,都对一件事情想得很清楚:企业价值的本质,就是你服务社会的能力总和。

  也正是这样的理念,推动着中国和世界的商业文明不断进化。

  正如我开篇所说的,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面貌的标杆品牌,这些品牌都找到了自己参与社会议题的独特角度和有力方式,从而也得到了异军突起的机会,或者跨越不同年代而历久弥坚的领导地位。

  我们总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的心里只有竞争对手,那你的舞台基本上也不会大于竞争对手。对每一个公司来说,社会才是最大的舞台,所以有抱负的CEO和CMO们,应该积极让自己的品牌参与社会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品牌在更大的人群范围内建立声誉,发展的空间也更大。参与社会议题,已经不再是企业传播的一个小角落,而是可以上升到最高战略级别的大方向。

  时代滚滚向前,原来被一些企业奉为教条的《营销战》和《心智战》,正在不断显示对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副作用,正是因为有些公司认定“打对手”和“抢心智”是天经地义的第一要事,才会为了企业目的在营销手段上不择手段,不惜做出令人厌烦的恶俗广告,而与之配合的广告公司还令人汗颜地宣扬自己的“伪正义”: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客户的生意负责(往往是非常近期的KPI)——难道你就不需要为社会影响和审美污染负责吗?难道你就不需要为客户的未来负责吗?

  “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这种做法对品牌造成的损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补:虽然得到了眼前的知名度,却失去了长期的好感度和未来做生意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靠砸钱做起来的噪音式品牌能很快建立知名度,但往往又很快倒下的原因之一——根本不考虑未来!

  所以我们既要做出眼前的效果,但又不能让效果广告一眼障目,关于“市场部如何不被效果广告俘虏”,以后想单独写一篇文章聊透一些,也会邀请我的一位曾长期做可口可乐Marketing的好朋友一起来写,有兴趣可以关注。这里我们先专注“社会大品牌”这个概念和操作体系。

  “社会大品牌”的操作框架非常简单:我们以解决某个与业务相关的社会需求或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发展出全公司共有的品牌信念,然后以此作为所有运营的核心,并通过“创新行动,而不只是广告”,来由内而外地激活这个品牌信念。

  我们相信,一个信念要比一个定位或承诺更加持久,也更加强大。当品牌有了“信念”,我们的定力将会更强,我们得到的支持会更多,我们的胜算也将更大。

  当品牌围绕信念创造出社会价值的时候,我们也就在用户和品牌之间建立起了意义更加久远的关系,并帮助品牌建立起一个广受信赖和欣赏的舆论生态。

  信念不同于一般公司的愿景,即使有些公司做过类似的东西,也常常由于以下的原因而束之高阁,而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与威力:

  有些愿景和使命要么太假大空,放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没错,但就不是为我定制的;要么太狭隘,没有CEO和其他部门的参与,仅仅由市场部和广告公司做出来,和业务结合不够深,也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同,自然也不能激励大家捋起袖子干。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你需要全新的思路。

  这些思路包括了如何发挥CEO和CMO的作用,如何发挥市场部的新角色,如何激发跨部门的参与,如何迭代广告公司的新价值……,是我和时丽团队结合大量实践进行的创新总结,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加我微信交流(qiufeng_haPPy)。

  祝你和你的公司,成为下一个“社会大品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