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保壳”大战:中介盲目扩张或留后遗症
摘要 摘要: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一纸公告,掀起了一轮私募“保壳”大战。在随之触发的利益链条上,券商可谓扮演了最为活跃的角色。它们迅速制定PB业务的标准化产品合同模版,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穿针引线,组建起一条条“一站式保壳”流水线,在约万家私募间厮杀混战,跑马圈地。但从2月份仅90家私
摘要: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一纸公告,掀起了一轮私募“保壳”大战。在随之触发的利益链条上,券商可谓扮演了最为活跃的角色。它们迅速制定PB业务的标准化产品合同模版,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穿针引线,组建起一条条“一站式保壳”流水线,在约万家私募间厮杀混战,跑马圈地。但从2月份仅90家私募率先完成“保壳”来看,私募本身对此似乎并不着急。业内人士称,新规刚出台不久,距离备案节点尚有时间,大部分私募还在保持观望;并且壳价值尚未凸显,私募保壳动力不足。但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壳资源行情走高的情况。而针对一些券商、律所等机构推出的所谓“保壳”、“卖壳”等一条龙服务,基金业协会及时提醒应注意风险,勿在“保壳”大战中盲目扩张业务,以免损害自身或他人利益。
自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后,一轮私募“保壳”潮旋即被掀起。
在随之触发的利益链条上,券商可谓扮演了最为活跃的角色。它们迅速调配人手,制定PB业务的标准化产品合同模版,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穿针引线,组建起一条条“一站式保壳”流水线,在约万家私募间厮杀混战,跑马圈地。
但从2月份仅90家私募率先完成“保壳”来看,与利益各方的热火朝天相比,私募本身倒保持着一份淡定。 业内人士称,基金业协会新规刚出台不久,距离备案节点尚有时间,大多数私募还在保持观望。此外,私募壳资源的市场行情也将直接影响“保壳大军”的规模。多位私募、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出现壳资源行情走高的情况,但不排除未来会出现这一趋势。
针对一些券商、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出的所谓“保壳”、“卖壳”等一条龙服务,基金业协会及时敲响了警钟,提醒相关机构勿在“保壳”大战中盲目扩张业务,做好风险防控,以免损害自身或他人利益。
券商打响抢客价格战
罗伟(化名)是深圳一家私募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2015年11月进行了登记,按照基金业协会2月5日的新规,必须在2016年8月1日前完成产品备案,否则面临注销。
“年后上班开始,微信、电话都被(私募保壳)这事‘轰炸’了,每天至少接待两拨上门拜访的券商,有的还是同一家公司不同营业部的。”罗伟对网易财经笑称,“其它私募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很抢手。”
各大券商内部,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中信证券公司金融部深圳一位负责人告诉网易财经,针对私募保壳,公司在年后上班伊始便专门调配人手成立应急团队,连夜开会讨论如何打通私募保壳的“痛点”。
“因为有时间节点,私募的诉求是一要快,二要成本低。我们制定出标准化合同模版,把过去合规审批的1至2周的时间压缩到2至3天;成本方面,我们争取过将保底费用取消,目前是把过去托管和外包的3万保底费降到4000元。”上述负责人透露,公司的PB业务开年便迎来火爆态势。
国泰君安深圳某营业部的一位总经理则告诉网易财经,公司除了将原本5万元的托管加外包费用优惠到2万元,还推出“法律意见书2万起”、“会计师年审8千起”的一站式服务,“这些报价都是很有竞争力的”。2月25日,该券商机构部还在深圳邀请多家私募召开“保壳”交流会,类似“路演”活动。
网易财经从国信证券了解到,针对私募“保壳”,该公司更是推出“3万元全包,包括法律意见书和审计报告,私募只需提供资料”的全套服务。
而在产品发行门槛方面,各大券商都不约而同将标准降至最低200万元。“按照规定,阳光私募最少两个投资人,一人最少100万元。那一个产品200万元就是理论上的最低标准。”天风证券广州营业部总经理廖伟华对网易财经说,“现在的规模和收费,券商根本不赚钱,只是‘跑马圈地’抢客户。这些有保壳需求的私募,多半是新公司、小公司,但说不定以后就发展成大户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托、期货、基金子公司等一干通道可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券商PB业务为何受到保壳私募的青睐?广东新价值市场总监惠洋指出,这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券商主动将门槛降低,而其它通道如信托,通常设置了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产品规模1000万元起的门槛。
私募壳价值尚未凸显
基金业协会的新规,引发了私募、券商、律所、会计师、中介等利益链条上下游联动。
根据《公告》规定,三种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被注销资格:一是新登记的私募,如果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产品;二是登记满12个月的私募,在2016年5月1日前还没有备案产品;三是登记未满12个月,在2016年9月1日前没有备案产品。除此之外,管理人还需提供《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
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2月7日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5461只,认缴规模5.34万亿元,实缴规模4.29万亿元,私募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38.99万人。
由以上数据计算下来,每家登记的私募平均发行的产品数量不到1只。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市场上已登记但未发布私募产品的基金管理人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不少业内人士预计,这将催生巨量的“保壳”产品发行潮。
但从2月的状况看,私募产品发行尚未出现井喷现象。据中国基金报统计,2015年春节后两周,有508只私募产品完成备案,其中超过两成来自首次备案的私募基金,仅有90家公司率先成功“保壳”。
对于私募“保壳”暂未出现预计中的热烈反响,罗伟指出,基金业协会的新规出台时间尚短,业内观望者居多。“有‘保壳’意愿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和我们一样真正在做私募,会在节点前完成备案,目前还没行动是在对比券商、律所等的服务。对它们来说这是新业务,我们不想做‘小白鼠’;而第二种就是壳公司,它们需要时间观望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是否值得出手保壳。”他分析。
多位券商、私募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目前看来,私募壳价值尚未凸显。“市场上确实一直有收购壳资源,那都是有一定业绩(的公司)才卖得出价格。至于新壳,就算卖10万块,除去保壳的成本都无利可图。”廖伟华指出,目前为“卖壳”而“保壳”的动力不足,但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变化——壳资源的价值或许会随着监管收紧牌照而升高。
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暂停新增私募投资类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这意味着,监管用新规“净化”存量私募机构的同时,也在控制增量,私募行业或在保壳潮后面临洗牌潮。
“保壳”大战或留遗症
除了券商之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保壳”这块利益蛋糕。
广州一家大型老牌律所正在积极寻求和券商机构合作。有关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目前出具一份私募登记备案法律意见书的报价为3万元,5万元则可包年担任法律顾问、出具多份法律意见书。
2月22日晚,基金业协会给参与私募“保壳”大战的利益各方敲响了警钟。针对一些券商、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纷纷推出所谓“保壳”、“卖壳”等一条龙服务,协会表态称,无论是私募基金管理人还是证券公司、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各方都应高度珍视自身商誉和信用记录,审慎选择业务合作对象,审慎评估合作对象的资质以及业务开展中的各种风险,做好风险控制工作,避免损害自身、合作对象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业协会新规引入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这些机构此时分享利益,日后则需对私募公司的运营甚至产品承担法律风险。盲目发展业务、参与“保壳”战,或许会产生一些后遗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保壳”潮中,一批私募产品由政策催生,并且是逆市而生,是否存在风险隐患?
对此,广东新价值市场总监惠洋告诉网易财经,国内的投资仍然是以趋势投资为主,而非价值投资,也就是股市越有赚钱效应,产品发行认购的热度更高。“如此而言,在经历了股灾后,目前的行情确实并非发产品的好时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与去年4800点-5200点期间相比,此时建仓的产品是相对安全的。”他说。但同时也表示,券商“一刀切”的标准化合同,或许给私募的后期操作埋下了一定隐患。“比如不分投顾风格、不管规模大小等,合同里统一设置0.8的止损线,那就不合理了,有可能因此给投资人造成损失。”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批“保壳”产品公开募集的可能性不大。巨漳资本董事长叶亮就表示,首先是市场震荡,投资人对于认购产品的热度不高;其次是产品为“保壳”而发的话,选择最低200万元额度即可,公司一般用自有资金认购就行;再次,投资方向上可选择债券甚至货币基金,不一定投向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