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重构整体价值链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2019-06-11 10:04:00

摘要
开放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打造未来一流银行的战略制高点。它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技术改造,而是自上而下的数据化经营的转型,包含前中后台的全面变革,是对银行整体价值链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重塑。□何大勇孙中东陈本强刘冰冰谭彦开放银行的概念和兴起伴随互联网对生活和产业的深度渗透及金融科技的进步

  开放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打造未来一流银行的战略制高点。它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技术改造,而是自上而下的数据化经营的转型,包含前中后台的全面变革,是对银行整体价值链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重塑。

  □何大勇 孙中东 陈本强 刘冰冰 谭彦

  开放银行的概念和兴起

  伴随互联网对生活和产业的深度渗透及金融科技的进步,全球金融服务线上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融入场景、融入生态、开放协同,已逐步成为未来所有机构开展金融业务的必然趋势。在此趋势下,开放银行应运而生。

  开放银行代表了一种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在此模式下,银行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中掌握用户资源的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或其他业务功能,触达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各类终端用户,为其提供无所不在、体验一流的金融服务。

  开放银行具备以下核心特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生态场景为触点、以API/SDK为手段,以服务碎片化、数据商业化为特征,以体系化转型为方法。

  自2016年以来,在监管助力、科技赋能的双重驱动下,英美涌现出多家银行积极拓展开放银行业务。包括欧洲的西班牙对外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美国运通等金融机构,均上线开放平台,对外开放上百个API。外部开发者不仅能搭积木般的用API“拼凑”出所需的金融应用程序,还能使用这些银行所提供的海量数据。

  国内开放银行的发展伴随竞争的加剧也开始加速。2017年,以华瑞银行、新网银行、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银行首先布局,成为开放银行先行实践者。2018年以来,股份制和国有大行亦加快了脚步,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也积极未雨绸缪,先后对外发布开放银行相关产品平台或发展规划。

  开放银行的业务模式

  开放银行的业务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目前来看,可归纳为三类:一是标准化的功能开放,二是定制化的功能嵌入,三是创新型金融业务。

  1.标准开放型

  该模式主要指银行将业务数据查询、简单业务办理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以标准化形式统一开放给各类企业。

  以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为例,其合作伙伴可通过开放API访问BBVA的用户肖像数据、账户相关数据、银行卡交易数据,并可使用一键支付、一键货款、实时通知等功能。

  2.定制合作型

  银行针对合作伙伴的特定商业场景,创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使金融服务嵌入场景,从而使客户能在商户处享受到无缝、流畅的服务体验。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与小区物业管理者共同开发的APP,能让使用者直接用APP缴纳管理费,物业管理者也可通过此平台推送社区咨询,追踪缴费状况,银行则可扩充客源,各方都能互得其利。

  再以上海华瑞银行为例,其与青客合作,将租房融资服务植入在青客在线租赁平台之中,结合租房特定场景,在租房流程中提供租房贷。

  3.创新业务型

  新形态的数字银行,有望催生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态,构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务,从而能服务长尾、小微客群,填补传统金融市场服务的空白。

  以德国数字银行FIDOR为比特币交易服务商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为例,其创新的系统架构能使客户用银行账户即时交易比特币,大幅缩短了以往几天甚至几小时的交易时间,并提高了比特币交易的安全性。

  再以英国第三方开放银行服务平台Railsbank为例,其与金融科技创业公司Neat合作,打造了一套全线上的跨境金融服务,解决了中小企业获取跨境金融服务的诸多痛点。

  开放银行的技术模式

  随着API数量和开放平台参与方的增加,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创新,开放银行所应用的技术发展也经历了三种模式,最开始是单一银行直接以API方式连接多家外部伙伴,后演变为多家银行通过云化的BaaS平台(Banking as a service)模式连接多家外部合作伙伴,再后来是银行根据合作伙伴的需求,将多项金融功能进行定制化组合并封装至SDK,提供给合作伙伴。

  BaaS平台是目前开放银行的主流模式,全称Bank-as-a-service,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跑在云上的开放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非银企业能够快速连接传统银行的后台系统,大幅降低与各银行IT对接的成本,从而能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

  当前API的模式已较为普及,而使用SDK进一步封装完整金融服务,使得移动终端更方便的对接,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综合SDK能融合多个API功能接口、串联API接口间逻辑关系、囊括了业务流程页面的整体对外服务软件包,让企业通过简单的几行代码就能完成金融服务的对接,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服务开放和最小化的接入成本,同时保证客户信息与资金安全。

  国内开放银行的探索实践

  国内开放银行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多采取API的模式与外部对接,专注于将各项银行基础服务功能和海量数据进行标准化输出。而以华瑞银行为代表的新兴民营银行,因缺乏庞大的传统业务基础,其开放银行的业务模式主要聚焦于为垂直场景进行定制化的金融赋能,因而采用了SDK的模式。

  1.中国银行开放平台

  早在2012年,中国银行就提出开放平台的概念,并在2013年推出了中银开放平台。该平台开放了1600个API接口,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涉及跨国金融、代收代付、移动支付、地图服务、网点查询、汇率牌价等各类金融接入服务。该平台提供不限语言、不限平台的自由接入,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开放平台还提供众多实例代码,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调用API方法,降低开发门槛。

  该平台在上线一年之后,接入的各类应用达到51个,日均交易量达到350万笔,注册用户数突破400万。

  2. 某上海民营银行:智慧银行建设模式“1+1+N”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民营银行在资金实力、软硬件设施、物理网点等方面都不具优势,但出生即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银行深度整合互联网与金融基因,从“生态”角度构建商业和运营模式,打造了“1+1+N”的互联网开放银行模式。

  “1”—传统银行的服务功能;“+”—ESB服务总线;“1”—能支持全线上化的金融服务功能;“+”—开放平台(可通过API或SDK);“N”—多种互联网垂直场景。

  针对第二个“+”,该银行在2017年4月,推出了一款在线综合金融服务SDK产品“极限”。综合金融服务SDK是一套“即插即用”的多功能插件,它聚合了包括账户、支付、投资、融资、数据、企业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能力,可简单快速地植入包括租房、教育、医疗、出行、旅游等各类应用App中(即“N”- 多种互联网创新服务),让应用App一次拥有多种金融服务属性,相当于将银行网点开到各种APP中。

  该产品大幅降低了客户的接入成本,企业只需通过简单6行代码即可完成金融服务的对接,尤其解决了不具备技术实力的小微企业在接入银行金融服务时的痛点。

  打造开放银行,是一个战略级而非战术级的任务。在获客、运营、风控、科技、组织、文化等各个方面,银行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

  针对开放银行的建设,我们认为应秉持以下原则和思路:第一,坚持协作、共享、共建的理念,寻求多方共赢,产生聚合效应;第二,重点从需求端(合作方场景)而非供给端(银行既有产品和服务)入手,充分洞悉行业和客户;第三,审慎开放,严控风险,平衡效率和安全;第四,打造适配创新的敏捷型组织,建设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何大勇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BCG金融机构和保险专项的大中华区负责人;孙中东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智库资深顾问;陈本强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刘冰冰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经理;谭彦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经理。)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