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融通财报信息披露显“潦草” 类金融业务垫款存风险
摘要 红刊财经 周月明编辑/承承在A股上市公司中,业务关乎于典当、担保和融资租赁的企业里,香溢融通因涉及较早一直备受投资者的关注。不过,这家公司在今年1月11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原因涉及到2015年香溢融通的两笔投资业务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存在1.03亿元的会计差错。虽然香
红刊财经 周月明
编辑/承承
在A股上市公司中,业务关乎于典当、担保和融资租赁的企业里,香溢融通因涉及较早一直备受投资者的关注。不过,这家公司在今年1月11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原因涉及到2015年香溢融通的两笔投资业务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存在1.03亿元的会计差错。虽然香溢融通已经对2015年至2017年的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但仍有大量投资者提出维权。
“会计差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香溢融通对信息披露的“马虎态度”。除此之外,《红周刊》记者在深入研究其2018年财报后发现,其年报的信息披露仍存在诸多”模糊不清“和”潦草之处“,令人非常不解。
被“隐藏”的主营业务
在2018年年报中,最为潦草之处是其对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贸易业务相关情况的披露相当简略。虽然这些年来,香溢融通因其担保、典当等类金融业务而受投资人关注,但仔细翻阅其财报可发现,近些年来,贸易业务仍是它真正的营收大头。2016年至2018年,营收分别为18亿元、7.8亿元和5.6亿元,占比分别为86%、69%和61%。
然而奇怪的是,对于这个营收最主要的来源,香溢融通不仅在业务介绍中,将其排至最后,且提到其日常经营分析时,也仅是寥寥数语,在财报中称“公司的贸易业务主要以出口贸易、国内贸易为主,出口产品的经营范围包括饰品等日用品、文具体育用品、针纺织品、塑料制品等,主要面向欧美客户群体。国内贸易经营范围包括大宗商品钢材、电子通讯设备产品等,报告期内,公司已经暂停操作此类型的业务。”
在财报中,香溢融通仅公布了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等基本财务数据后,就未再做过多介绍,而着墨甚多的则是典当、担保等类金融业务。这不仅令人产生疑惑,占比近六成的贸易业务日常经营情况究竟怎么样?其是以什么形式来进行贸易的?未来发展情况又会如何呢?
首先就国内贸易而言,公司称因综合考量专业团队、资金、时间和收益的一些因素,下半年已经暂停此业务。虽然公司未公布国内贸易2018年已经带来的营收,但从其国外销售2.9亿元的情况来看(因各项业务中担保、典当以及融资租赁理论上应仅在国内展开,故涉及到国外销售的业务应主要是国外贸易,这一点需公司做进一步披露),可大体推算出国内贸易2018年带来的营收金额仍有2.7亿元左右。
这也意味着,在公司决定2018年国内贸易业务停止之后,2019年及未来,其重要营收来源将丧失,进而意味着香溢融通2019年的财报中经营业绩表现难免会受到拖累,出现下滑的可能。
资料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一季度,香溢融通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一直处于下滑之中。其中,营收分别为11.2亿元、9.08亿元和1.36亿元,同比下滑46.6%、18.87%和45.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0.31亿元和0.08亿元,同比下滑37.75%、62.8%和53.3%。
除了国内贸易停滞可能对未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之外,香溢融通的国外贸易则显得非常“神秘“,公司只在财报中披露了国外贸易大体的经营范围,即日用品、文体用品、塑料制品等,但如何采购、销售客户是谁、如何经营却一概不提。
《红周刊》记者发现,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和前五大供应商占比都不低,其中前五大客户销售额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9.77%,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3.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6%。而融资租赁、典当业务和担保业务理论上来说不太应该存在大客户和供应商集中的情况,那么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究竟与哪些业务相关?是否是因为国外贸易业务才造成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这些也是需要公司做更多披露的,毕竟涉及到的营收金额占比较大,如此简略对投资者来说不太负责。
除此之外,《红周刊》记者还注意到,香溢融通的存货占比很小,2017年和2018年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1.41%、0.38%,而查看2018年财报中的存货构成,原材料仅8.5万元、库存商品仅1130万元、低值易耗品仅175万元。存货这么少是否意味着公司开展的国外贸易业务不涉及自己生产、几乎现采购现卖出,流通周转情况极佳?具体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实在令人好奇。
除了这一点,香溢融通也在年报中提到,“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出口业务有一些负面影响“,而这个负面影响是否会影响到未来贸易营收的下滑,进而令公司业绩进一步下降,也存在很多未知数。
总体上来看,香溢融通最大的营收来源---贸易业务在财报中显得很不受重视,《红周刊》记者也大体计算了贸易业务近几年的毛利润,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5751万元、3224万元和3296万元,毛利贡献分别为28%、15%和23%。这不禁令人产生联想,贸易业务对营收的贡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的“门面“,但利润贡献却并不太高,显得“有华无实”,所以才被“刻意省略“。但要知道的是,贸易业务营收这一“门面”一旦出现较大下滑,则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仍是不容小觑的。
类金融业务垫款存风险
相比“几乎隐形”的营收大头—贸易业务来说,香溢融通对自己的典当、租赁和担保业务的介绍可谓是“浓墨重彩”。不过《红周刊》记者在分析财报之后,发现这些“颇受重视”的业务,也存在一些风险。
在财报中,公司并未披露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多来自于哪里,从其垫款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期末,已高达近11亿元。在这些垫款金额中,据公司披露,减值准备已达1.13亿元,且其中有达49.18%的比例属于可疑情况。公司解释称,可疑类属于“将偿还能力出现问题,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及收益,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类别。”要知道这一部分类别已占到垫款金额的近五成,一旦出现大面积拖欠,则显然会对公司的资金链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
此外,这些垫款金额若按香溢融通在财报中披露的类目来看,仅包括对担保业务和典当业务的垫款,还未包括对融资租赁业务提供的贷款。根据年报中所披露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各项科目来看,其中“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子公司支付的租赁资产贷款”就达1.96亿元,再加上在长期应收款中,融资租赁款达5.5亿元,这些数据很可能意味着公司在实际中垫款的金额更大,进而也就意味着,一旦融资租赁业务还款情况出现问题,将同样会对公司资金链和业绩造成较大影响。资料显示,2018年香溢融通的业绩因“融资租赁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出现下滑。
总的来说,像典当、担保、融资租赁这些类金融业务,都需要较高的风控能力,而且从公司担保、典当等业务的细分情况来看,不乏针对个人的担保业务,若这些风险无法得到较充分考虑,则资金链周转问题始终是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根据《证券法》及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一旦认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投资者是在2019年1月11日收盘时持有香溢融通,并在2019年1月11日后卖出或仍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无论是否解套)的投资者可发起索赔,现在可以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投资者在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