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更趋完善 金融科技区域监管创新可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0-01-06 16:30:13

摘要
过去一年,金融科技发展可谓亮点纷呈、稳步前行,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金融机构战略落地与数字化转型、数字货币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决战决胜态势明显,下一步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做到“守正、安全、普惠、开放”,对政策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金融科技发展可谓亮点纷呈、稳步前行,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金融机构战略落地与数字化转型、数字货币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决战决胜态势明显,下一步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做到“守正、安全、普惠、开放”,对政策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战略走向落地

国家层面完善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2019年央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在年报及其他正式渠道中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关于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科技人员数量与占比两方面内容。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在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立健全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利用开放银行工具拓宽金融服务渠道、轻型化金融服务模式、监管科技等领域有适度前瞻性布局。

大数据、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最为成熟,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提速。2019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从交叉分析向数据治理层面深入,从自有数据向外部数据拓展,以更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为客户画像、精准营销、信贷授信以及风险控制等业务场景提供更精准有效支撑。部分银行推出“融入科技元素,设场景、重体验”的5G网点,通过有机融合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从触客渠道、风控逻辑、产品形态、服务响应等方面构建“技术应用+服务功能+场景链接+生态融合”一体化的“面对面”服务体系。区块链正处于向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深入,目前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票据等业务场景。未来逐步迈向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即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向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以及艺术等领域渗透,带来彻底的社会变革。

金融科技已从战略走向落地。2019年,金融科技已从战略讨论逐步落地至业务发展、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并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科技投入持续加大,领域聚焦基础设施。银行系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势头不减,试图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化解决吸引人才、敏捷创新与风险隔离三方面问题。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特色化”且成效显著。据公开数据披露,建行、农行、交行等国有大行增长率都在28%以上。各行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等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新产品,扩大了长尾客户的融资获得率,实现了服务普惠客户的“扩面、增量、降成本、控风险”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9年,银行组织架构变革升级。此轮银行架构调整逻辑,一是要精简机构;二是注重金融科技牵头部门和数据统筹管理部门的明确定位;三是从原先的“重渠道整合”的架构,转变为“重业务协同”的架构,进一步落实数字金融战略,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以敏捷和科技为主题的共享生态圈。

投入将超预期

展望2020年,监管体系将更完善,区域监管创新可期。预计未来金融科技的监管将坚持持牌经营、合法合规、权益保护原则,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加大科技运用力度,提升金融监管部门的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同时,监管将推动机构间、系统间的横向数据开放、创新成果共享等工作,在金融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上将有新举措。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或将在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方面继续在加大技术研发、深化成果应用、提升监管效能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推出支持金融科技建设的具体政策。

金融科技行业格局分化更为明显。新进入者大量减少,并购数量将快速上升,预计逐渐形成十多家头部公司占领大部分市场的新格局。

大型科技企业更深度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输出、数据共享、场景共建等方面的服务,有利于改善金融包容性。在大型科技企业参与金融市场带来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同时,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对监管的挑战。此举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一定风险,例如杠杆、期限转换和流动性不匹配以及其他运营风险。二是参与方式变化。在发达经济体中,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是补充、合作关系,而在发展中经济体中,它们更倾向于充当竞争对手。未来,中国的大型科技企业更多是以与现有成熟市场参与者(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进军金融市场。

中台建设加速推进,IT架构转型进入关键期。金融机构现有的中台设立主要是完成业务流程中的中间环节,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共性服务的抽离和业务能力的共享。预计IT架构转型是下一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难点任务,主要是将前台业务中公共、通用的部分沉淀到中台,转化为前台可复用共享的核心能力,同时将后台与业务结合密切的部分提前到中台,从集团整体的角度更合理地利用技术资源。重点打造可灵活扩展的业务中台、可敏捷开发的技术中台以及可互联互通的数据中台,实现从“信息化”向“智慧化”升级。

金融科技投入将超预期。预计未来银行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占营收或利润的比重,投入领域聚焦基础设施。同时,对于高精尖技术人才、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会明显增加,将通过设立子公司或事业部的形式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限制,广泛吸引金融科技专业人才。

生态建设从闭环走向双向开放。以往更多是“引进来”,银行引入一系列非金融场景服务,自建综合化闭环生态圈。未来银行业将采取双向开放策略,既可将多元的泛金融和生活服务场景引进来,也能主动“走出去”对接APP之外的生态,将金融服务嵌入外部场景,以高频生活场景带动低频金融场景。例如,在银行客户端嵌入微信界面,在微信向部分用户上线银行储蓄产品,就是双向开放的一个典型案例。

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或有明显改善。零售长尾客户市场开发已接近饱和,下一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点在普惠金融,难点也在普惠金融。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预计未来银行金融机构将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借力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中寻找优质资产、发现潜力客户、做好风险管控。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竞争拉开差距、弯道超车的关键。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