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私募”会否卷土重来
摘要 几年前,定向增发作为特色品种一时风头无两。2016年IPO融资1496亿元,同期定向增发融资规模达到1.69万亿元,为IPO融资规模的11.3倍,定向增发融资规模占所有直接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80%。不少私募基金也深度参与其中。2017年5月有关新规出台,在折价空间和流动性受限后,定向增发逐渐减少。2
几年前,定向增发作为特色品种一时风头无两。2016年IPO融资1496亿元,同期定向增发融资规模达到1.69万亿元,为IPO融资规模的11.3倍,定向增发融资规模占所有直接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80%。不少私募基金也深度参与其中。
2017年5月有关新规出台,在折价空间和流动性受限后,定向增发逐渐减少。2019年IPO融资2532亿元,同期定向增发融资规模达到6798亿元,为IPO融资规模的2.7倍,定向增发融资规模占所有直接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44.4%。2020年2月14日再融资新政出台,对定增折价率、流动性均有放松,“定增私募”会否卷土重来?
定增的两大契机
首先,由于过去3年定增融资市场出现大幅下降,当前积累了众多未发行项目,新政出台后,等待发行的再融资项目较多。从已公告定增企业来看,短期内供给依然比较充足。截至2020年2月19日,共有26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一年期现金类非公开发行预案,其中通过董事会的有72家,通过股东大会的有114家,已过会尚未领取批文的有11家,已核准尚未发行的有70家,总募集资金金额约5042亿元。
目前现存的定增投资基金数量很少,市场用于定增投资的资金有限。大概率上,接下来由于供需的失衡,将有利于资金方,定增发行折价率可能会较高,定增投资的安全边际将会较为可观。未来随着定增投资资金逐步入场,定增发行折价率将会逐步降低。
其次,估值有利于定增。A股近3800只股票,绝大部分市值都比较小,至上周收盘,市场大于500亿元的不到200只,占比5%左右;大于200亿的555只,占比不到15%。可以想见,中小市值的股票是定增融资的主角,这符合2017年之前定增的特点。经过2016到2019年蓝筹股与成长股的估值分化,目前蓝筹股的估值已经处于相对高位,相反,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中小盘成长股相对价值蓝筹、成长龙头估值优势非常明显。上周末收盘,中证500指数PE、PB值分别为25.56、1.87倍,均位于近五年、近十年的底部。
私募的优劣势
私募基金在定增上的优势在于定制化。私募一般规模不大,集中资金参与定增项目,在对个股把握到位的情况下,业绩爆发力强。一些PE背景的私募更了解被投企业,如果上市公司融资正好是为了购买资产,在这方面他们会有更好的判断能力。但如果是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又是比较集中的策略,就没法躲避“黑天鹅”事件。从过去历史看,大多数中小私募甚至自然人通过公募专户参与定增项目情况整体收益并不乐观。另外相比公募而言,一个私募算一个发行对象,一个公募基金公司算一个发行对象,如果都是平层的产品,或者虽然是母子结构但是规模比较小,可能有很多项目都参与不了。一般定增规模有几十亿、上百亿元,参与发行的对象多了之后,规模问题会把一些小私募挡在门外。
定增的折价率、流动性放开了,但从过去定增的运作来看,定增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策略,本质还是在于赚取所投企业的钱,以套利的眼光去看待定增,如同以折价率看待封基一样,“种下跳蚤收获不了龙种”。“定增主题”的私募只可看做在选股能力上的增强,不可当成投资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