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城投开始进军新基建
摘要 “现在政策层面转向边际宽松。”中部省份某地级市城投融资部部长坦言,“我们有个医院建设项目甚至没找A大行,资料都没给到这家大行,但他们看其他银行给我们批了项目贷款,他们也批了这个项目的贷款。我们反馈说,有银行已经批了,到时候不一定用你们家资金。他们回复说,没关系到时候要不要再看。”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
“现在政策层面转向边际宽松。”中部省份某地级市城投融资部部长坦言,“我们有个医院建设项目甚至没找A大行,资料都没给到这家大行,但他们看其他银行给我们批了项目贷款,他们也批了这个项目的贷款。我们反馈说,有银行已经批了,到时候不一定用你们家资金。他们回复说,没关系到时候要不要再看。”
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当前回暖的投融资形势。在疫情影响之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重要工具。
随着疫情好转,基建项目持续开工,一些城投增加了项目计划。根据形势变化,部分城投甚至申报了新基建范畴类的项目。
在融资端,除三大政策性银行外,近期国有大行也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对重大基建项目贷款有放松。比如项目资本金比例可执行行业最低资本金比例;项目手续不齐全,亦可发放部分前期贷款。其逻辑在于受疫情影响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下降,银行缺优质资产。
进军新基建项目
城投仍是基建投资的重要主体。随着疫情好转,基建项目持续开工。
“正常情况下,正月十六以后建筑工人才陆续赶往全国各地复工,所以疫情对于基建板块的影响不是特别大。3月中旬建筑工地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 80%, 到本月底会达到 90%的复工率,工人的到岗率比较高。”华东省份某地市城投公司人士称。
传统的基建项目仍是城投公司的发力点。中部省份某县城投公司副总表示,在疫情期间,在建的工程项目还是受到一些影响。目前公司的投资计划在稳步完成,主要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一些路网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但融资计划相比上年会有所增加。
前述中部省份地级市城投融资部部长介绍,趁着现在政策转向宽松,公司申报了一些项目,主要在仓储、物流领域。“原来这类项目不好融资,但现在政策鼓励,项目比较容易融资,但我们也会避免投资规模增加较多,毕竟最后也是需要公司想办法偿还债务。”
近期,多个高层会议表示要加大新基建的力度。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的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些城投公司亦计划进军新基建领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河北某县城投的项目方案显示,该县要求谋划包装一批“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项目,县城投申报了两个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为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建设,一个是5G通信和数字产业经济项目。后者属于新基建范畴,预计投资12.5亿,拟通过国开行申请融资。
该项目具体为,县域内建设所有5G基站及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园,以及5G在智慧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华南某地市城投公司人士称,目前正在做一个智慧城市的项目,其中包括云计算中心、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大数据资源中心等10多个子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大约11个月,去年8月份已经开始建设。”该人士称。
“疫情之后的新基建,是蹭热点的炒作,并非技术层面的思考。城投公司对旧基建比较擅长、熟悉,但对新基建并不熟悉,未来项目如何运作、如何盈利都是考验。”东北地区某区县投融资中心负责人坦言。
银行贷款边际放松
基建项目的融资亦出现回暖。“疫情发生后,三大政策性银行分行和省发改委联合发文要求推进重大项目领域的融资。3月中旬以来,几家国有大行分行也发了类似的文件。”某国有大行北方省份分行公司部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得的文件显示,2月下旬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600亿、300亿、300亿的专项资金,支持该省重点项目建设及医疗物资企业的融资需求。
而到3月中下旬,当地国有大行分行也加入这一行列。建行、工行、农行合计设立1700亿应对疫情促复工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该省重点项目、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
其中,项目贷款条件有所放松。比如某大行的金融服务方案称,针对部分重点项目手续不齐全的情况,可按照项目总投资的30%核定不超过3年期的项目前期贷款。方案还称,优先支持公路、铁路、城市轨交、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资本金执行行业最低资本金比例。
所谓资本金制度,即投资人依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先行缴纳自己应出资的份额,投资项目资金剩余的部分以注册资本金作为担保,由投资法人面向社会通过融资手段获取。
去年11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此前为20%)。换言之,如果公路、铁路等项目满足上述要求,资本金比例可以低至15%。
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信贷部门人士坦言,在资本金制度下,企业自有资金少了,意味着债务性融资就多了。“就和买房似的,首付付少了,银行贷款风险自然大了。”
分析来看,银行加大对基建项目的信贷投放,一方面是紧跟政策变化寻找新的业务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受疫情影响)居民贷款收缩,亟需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力度。央行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5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减少413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3万亿元。
“银行资金对保障性住房项目、轨交项目支持较大。最近受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大基建项目,融资进一步放松。” 前述华东省份地市城投公司人士称。
前述中部省份地级市城投融资部部长表示,今年会利用政策边际宽松的预期多申请一些发债额度,同时推进隐性债务展期、置换。“现在仍是尽量保障存量债务的还本付息,新增项目及融资会适当控制。一来现在地方财政拨付的资金还公司利息都难,如果增加举债,未来还是公司自己想办法还;二来,可能有新增隐性债务的风险。”
不新增隐性债务仍是贷款“红线”。前述大行的金融服务方案也称,(信贷投放)要严格执行监管政策,以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前提,妥善安排在财政部隐性债务清单中的债务化解,强化区域、项目选择,择优置换。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