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主观还是转型量化?传统私募的两难抉择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7-04-17 08:32:27

摘要
过去的2016年,不论机构还是散户,凡是投资股票的,十有八九都是遍体鳞伤。尽管私募基金标榜追求绝对收益,但是2016年以来,绝大多数股票型私募基金都出现亏损。在以传统主观策略为主的A股市场中,私募基金似乎也逃不出靠天吃饭的命运。当然,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私募基金中总会出现黑马,给投资者带来莫大惊喜。

过去的2016年,不论机构还是散户,凡是投资股票的,十有八九都是遍体鳞伤。尽管私募基金标榜追求绝对收益,但是2016年以来,绝大多数股票型私募基金都出现亏损。在以传统主观策略为主的A股市场中,私募基金似乎也逃不出靠天吃饭的命运。

当然,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私募基金中总会出现黑马,给投资者带来莫大惊喜。2016年,量化基金在震荡市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场接受度日渐提高。随着期指政策的松绑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市场将迎来量化投资为王的时代,甚至有私募开始呼吁个人投资者还有机构投资者尽快往量化投资这边站,以免错过投资时代的新格局。

面对主观投资的严酷环境和量化投资的未知未来,传统私募该如何抉择呢?

转型者——操盘不息,转型不止

“转型之前我一直是做主观交易,反反复复的,后来我就觉得自己要转型。”厚石天成是较早转型为量化投资的传统私募之一。2010年,在量化投资开始进入中国后,董事长侯延军决定转型,成为坚定的量化交易基金经理。

“转型之前我就为自己的将来设定了目标,我的目标就是做一个资产管理者。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者有几个要求,第一,能不能稳健,第二,能不能管理比较大的规模。针对这两点,我转型的这个设计就叫程序化对冲,把期货市场上大部分的品种都参与进来,通过多品种、多周期、多策略的选择来进行对冲,这样回撤会比较小,但是容量会非常大,我认为这是未来资产管理者的一个方向。”侯延军表示。

除了厚石天成,老牌私募睿福投资近年来也加入了量化投资的大军。

“期货行业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要顺应市场,必然要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转型。我们的程序是自己提炼出来的,我们从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理念,分别写成模块,然后我们再综合起来,注重吸收各种操作手法的长处,扬长避短。”董事长付爱民如是说。

深圳金域量化董事长 欧阳先铭 也经历过从价值投资转型为指数量化投资的阵痛。

“智能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欧阳先铭表示,中国证券市场远未成熟,而他们研发的“中期趋势跟踪系统”正是建立在不成熟的新兴市场之上,用指数基金+中期趋势+量化投资,跟踪趋势,拥抱未来。除非中国证券市场成熟,否则他们的这套系统长期有效。

坚守者——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对于目前私募转型量化投资的火爆现象,也有私募表现出了从容淡定。

鸿凯投资副总经理胡卫东表示,早在2011年,鸿凯便试图发展过量化投资,但是后来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真正好的量化团队不在国内。未来鸿凯仍旧坚持主观趋势,不做量化投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量化还是建立在主观的基础上的。量化是人的思维的一个体现,行情只分上涨、下跌、横盘整理,量化只是在这个波段当中克服了人性的一些弱点,但是如果说量化失去了主观的指导,量化也会容易失去方向。有行情的时候,你会看到量化的两种结果:稳定挣钱和稳定亏钱。量化的团队也是非常考验主观研究的,量化就是把人工的东西程序化,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信普资产基金经理毛君岳本身为计算机出身,但他也表示目前没有考虑将自己的投资理念等进行量化。在他看来,量化的优点是不受人情绪所控,可以避免情绪化,但投资也并非像数学、化学那样具有标准答案,有些东西很难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

“量化只是一个执行工具,并不是一个发现规律的工具,它并不能帮你找到赚钱的方法,它只能帮你把赚钱的方法执行的更加彻底,我认为当前情况下我们公司没有必要做量化。”毛君岳表示。

不抛弃,不放弃,才是王道?

量化投资这片蓝海领域似乎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私募。但有意思的是,通过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研究发现,被捧得神乎其神的量化投资,也并非就是赚钱利器。

以管理期货策略产品为例,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排名的185只管理期货策略中,采用纯量化策略的产品共计83只,近一年平均收益为17.53%;而采用纯主观策略的产品达到36只,近一年平均收益为30.59%。从结果来论,2016年量化策略并未造就惊人表现,反而是主观策略表现力惊人。

作为金融产品,投资者的需求也将很大程度影响私募基金发展的方向。根据私募排排网最近的一项微信调查显示,65%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并购买智能量化产品,只有17%的调查者明确表示无法接受,其余调查者则保持中立态度。长远来看,量化投资的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比例会不断上升,相对应的主观投资比例和散户比例则会下降,这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般来说,量化交易不像主观交易那么“灵活”,高毅资产董事长 邱国鹭(专栏) 曾经说过,主动投资是一个非常有积累的行业,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经验是不可替代的。程序化交易只能实现编成程序的那部分功能,因此在未完全实现人工智能之前,纯量化模型选股并不可靠,主动选股能力仍然十分重要。但是,面对市场的旺盛需求,如果不转型长驱直入,又恐怕会失去大好河山。一旦公司决策失之毫厘,那么与对手的距离可能就差之千里。转与不转之间,真是万难。

在两难的抉择面前,一些实力雄厚的私募公司选择了保持传统主观趋势交易的同时兼顾量化投资,如重阳投资、鼎锋投资、尚雅投资、朱雀投资、理成资产等,均或推出新产品、或增加量化投资经理、或在风控上加入量化策略。

但是,目前私募更多的是把量化投资作为与市场交互的方式,“增强学习”自己对于市场的理解和认知,而不是让机器替代这一过程。

实际上,投资界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不同的门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操作手法,异彩纷呈,形成了一个缤纷万花筒。在错综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迷信任何投资策略都可能导致失灵。不管私募如何抉择,新生事物总有其积极的意义。笔者认为,只有把通过量化所感知的市场逻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逻辑,无论是量化投资或者是主动趋势,也许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吧。

与诸君共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