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退保”黑手伸向保证保险 多地银保监局发文提示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 2020-06-17 13:18:25

摘要
“退保黑产”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期,银保监会以及多地银保监局持续进行风险提示,呼吁消费者要做到理性投保、谨慎退保。《金融时报》记者最新获悉,“代理退保”的黑手已经从此前主要涉及传统寿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延伸至个人借款保证保险。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最近,有社会人员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

  “退保黑产”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期,银保监会以及多地银保监局持续进行风险提示,呼吁消费者要做到理性投保、谨慎退保。《金融时报》记者最新获悉,“代理退保”的黑手已经从此前主要涉及传统寿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延伸至个人借款保证保险。

  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最近,有社会人员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散播代理个人借款保证保险“退息、退费、退保”的信息,打着替投保人“维权”的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唆使投保人不择手段恶意投诉。在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亟须监管部门出重拳予以惩治。

  “代理退保” 一条黑色利益链

  “同一个手机号码,为多个不同的客户退保;同一个客户名字,但每次来要求退保的声音和来电号码都是不一样的。”上海一家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发现好几起带有明显‘代理’迹象的恶意退保,而且都是针对借款保证保险的,话术高度相似,带有明显的组织性。”

  有市场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最近,发现有社会人员打着替投保人“维权”的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唆使投保人不择手段恶意投诉。不仅扰乱正常金融秩序,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同时,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从投诉材料看,这些假退保带有明显的“抄作业”迹象。比如,“代理退保”的投诉材料往往格式化痕迹明显、口径雷同,投诉理由都集中在不知情投保、捆绑销售上,并且借款逾期情况较多。这都显示出这些假退保较强的组织性。

  一位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从2019年开始,便有一些贷款黑中介从网贷转战保险领域,通过微信群、视频直播等方式,怂恿、诱导客户进行退保,并承诺可以协助用户办理全额退保等事宜,从而收取高额代理费。

  记者还发现,微信群、QQ群、论坛一直是“退保代理”活跃的地方,而现在,在快手、抖音、西瓜等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了退保“现身教学”。例如,在某视频平台上,就有网友分享自己通过投诉举报之后,保险公司将保费退还的经历。该网友分享道:“如果确定还款中被收了保险费用,可以去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要求保险公司给自己退保。退保理由就是本人不知情、不同意。”

  “这些人通常自称‘职业维权人’,挑唆借款人采取恶意投诉的方式,达到不交保费甚至不还剩余本息的目的。”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职业维权人”不仅从中收取高额“代理费”,还会以代表用户投诉为由,收集用户的银行卡、身份证、保单等个人重要信息进行倒卖。更有甚者,向保险公司提出“劝退投诉人”的方案,索要高额“调节费”,以获取非法个人利益。

  坚决抵制 向“代理退保”说“不”

  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和有担保资质的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借款人收取合理费用。这意味着,借款保证保险在为借款人进行信用增信、承担实际业务风险时,收取合理费用是有法可依的。

  甘肃银保监局日前发布关于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的消费提示,通过购买保证保险方式获得借款的,借款人容易忽视保证保险的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缴费金额和缴费期间等关键内容,直接在保险合同上签字确认。借款人需要注意,在投保了保证保险的情况下,借款成本中除借款利息外,还将包括保证保险费,应当在借贷时综合计算获取借款资金的综合成本。

  与此同时,针对投保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后产生纠纷的,甘肃银保监局还提示借款人,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对于一些非法机构以牟利为目的,以“可办理全额退保”为由,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平台等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的,要提高警惕。

  广西保监局近日也发出提示,一些组织或个人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等发布“可在全国办理全额退保业务”的虚假信息,实际是以怂恿、诱导等手段让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切断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再通过非法手段牟取高额手续费等不正当利益,主要涉及传统寿险、健康险、保证保险等产品。

  一位从事网贷维权的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购买了保证保险的用户,本来就享受无抵押增信服务。在还款期进行恶意投诉以实现退保,不仅难以获得支持,而且将个人信息交于来历不明的“代理人”,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损失。

  据媒体披露,在西南某城市,有13家保险公司联名致信地方金融监管局,举报当地一家企业咨询管理公司从事恶意代理退保业务。参与联合署名的这13家公司囊括了当地人身险市场大部分中外资市场主体,署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当地市场份额较高的保险公司。

  多家运营个人借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均表示,面对恶意的无理投诉,应坚决予以抵制,筑牢针对“代理退保”骗局的防火墙,不让“代理退保”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宣扬恶意退保的网站或视频,保险公司将依法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同时,保险公司将持续高度重视借款保证保险产品的合规性,以及与第三方信贷平台合作的规范性,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更加合规、安全的金融服务。

  在加强对保险行业恶意退保的管控措施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27.340, -0.48, -1.73%)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

  在制度方面,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专业代理投诉、代理退保并以此牟利的团体和代理人进行明确约束和规范。在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多方调解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在监管方面,应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此类产业链及团伙;同时,对正常保险投诉和恶意代理投诉按照科学标准加以区分,经核查确为恶意代理投诉的,应从投诉考核指标中予以扣除,以堵住职业代理投诉牟利的政策漏洞,保护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浙江: “代理退保”隐藏三大风险

  5月下旬,浙江银保监局提醒保险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不要盲目听信所谓熟人或朋友的不实推介,在不清楚保险责任、保障功能、保险期限、除外责任、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前不要购买。

  浙江银保监局指出,“代理退保”隐藏以下风险:一是失去正常风险保障。若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受“代理退保”组织挑唆、怂恿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将丧失风险保障。未来消费者想再次投保,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二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代理退保”组织名为代理维权,实则牟取暴利。仅是以通用格式向监管部门寄送投诉信就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服务费,即使消费者终止委托,也需支付一笔资料费。有的组织还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更“高收益”保险产品或理财产品,达到既赚“退保服务费”又赚“新单佣金”的“多头盈利”目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向“代理退保”组织提供的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存在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

  河北:组织开展自媒体保险营销排查和治理工作

  近日,针对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保险销售误导现象,河北银保监局印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对照监管要求,对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监控和处置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合规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

  同时,针对当前短视频直播平台保险营销宣传存在的不当宣传、销售误导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加大对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短视频直播账号和信息发布的审核力度,坚决清理未经报告开设账号和发布内容行为,严格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