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或改摊销,财政部放大招赶走1.45亿黑天鹅!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9-01-09 11:05:44

摘要
2018年已过,投资者除了期待2019年行情,还更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因为年终“成绩单”的好坏与否,对一季度的股价多多少少会造成影响,尤其业绩爆雷,分分钟拉低股价。所以一般在上市公司正式披露年报之前,一般可以通过业绩预告与业绩快报关注上市公司业绩。由于前几年并购较多,不少被并购企业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出现

2018年已过,投资者除了期待2019年行情,还更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因为年终“成绩单”的好坏与否,对一季度的股价多多少少会造成影响,尤其业绩爆雷,分分钟拉低股价。所以一般在上市公司正式披露年报之前,一般可以通过业绩预告与业绩快报关注上市公司业绩。

由于前几年并购较多,不少被并购企业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出现风险,导致2018年以来的商誉减值风险和案例也明显增多,其中又以创业板为“重灾区”。目前A股商誉高达1.45万亿元,创A股历史上高点,商誉减值风险无疑是2018年难以避开的话题,这也成为多数预亏或预计业绩同比大降的上市公司心头之痛。

1.45万亿商誉高悬头顶让上市公司如履薄冰,更有多家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超过4亿元。近期财政部就“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征求咨询委员的意见,大部分委员意见同意商誉进行摊销,若将商誉减值改为商誉摊销,将有利于缓解商誉一次性高额减值的巨大利空。

拆雷,商誉减值或将改摊销

近期,财政部有关机构机构释放出对商誉会计处理办法调整的最新提议,简而言之就是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支持“商誉摊销”,而非现有的“商誉减值测试”。

商誉减值或改摊销,财政部放大招赶走1.45亿黑天鹅!

什么是商誉?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比较拗口,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简单说明。

商誉其实就是上市公司收购资产时产生的溢价部分。比如B公司是某互联网平台型公司,自诩注册用户上亿,A上市公司意向收购B公司,B公司估值报价一亿,但其实B公司净资产不到十万,主要是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剩下9990万溢价就是商誉。

原先证监会的意思是,A把B收购了以后每年都要重新评估一下B公司的价值,要是B公司的注册用户数被发现是虚拟人数,或者活跃用户将至两位数,那这9990万元的溢价就要一口气计提为亏损。现在新出的办法是打算把这9990万元的商誉亏损分摊到很多年里。

但是从商誉减值到意向商誉摊销,并非空穴来风。目前A股商誉高达1.45万亿元,截至1月7日,在已经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预告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60家公司在全年业绩预告中提示,并购资产或存商誉减值迹象,预计会对当期业绩产生影响,业绩预告为首亏、略减、续减、预减与不确定。

商誉减值或改摊销,财政部放大招赶走1.45亿黑天鹅!

商誉减值或改摊销,财政部放大招赶走1.45亿黑天鹅!

任何细微的会计处理变化都将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业绩表现影响很大。如果对A股现在的1.5万亿商誉刚性计提的话,极有可能导致年报披露雷声不断,分年摊销相对来说就会温和得多。

机构评商誉摊销短期难有进展,政策落地需2-3年

目前是否商誉摊销还尚未定论,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月8日发布声明称,“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的反馈意见观点仅是咨询委员们针对有关会议文件发表的专家研讨意见。请各有关单位和企业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现行要求对商誉做好相关会计处理。”

商誉减值或改摊销,财政部放大招赶走1.45亿黑天鹅!

中信证券也认为商誉摊销预计短期难有实际进展。中信证券在1月8日研报指出,商誉摊销只是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一个议题,当前尚未立项,后续还有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正式文件发布等流程,短期内难以落地。对比美股和A股近十年商誉减值损失情况,标普500在2017年商誉减值仅占上年商誉总规模的0.3%,沪深300和全部A股分别为1.8%/3.5%,摊销年限不低于30年才能边际上缓解A股减值损失压力。

国金证券则称,即便去修改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时间最少还需要2到3年,该项会计准则的讨论也不可能影响到2018年的年报结果。国金证券表示,2018年年报的的会计处理的方法不会变化,今年还该怎么计提减值就怎么计提减值,今年绝对不可能改成摊销的做法。至于以后会不会改,什么时候改,这个还不确定。那么现在既然把这个事情提上议程,落地的概率还是有一些,但也不能说比较大,并且落地时间至少还是需要2到3年,这也就意味着,该项会计准则的讨论不可能影响到2018年的企业盈利年报结果,甚至是2019年等。

如果会计准则的商誉处理由减值改为摊销,对A股公司会有哪些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东生博士认为:“商誉由减值改为摊销,会熨平巨额减值对企业资产、损益变动带来的猛烈冲击,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利用巨额商誉减值调节损益的空间。部分企业忽视风险的低质量扩张行为,不论是借收购烟雾掩盖自身的减持行为,还是借收购高溢价所进行的利益输送行为,都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即便有企业做出业绩承诺补偿,有的补偿金额仍难以弥补减值带来的风险,同时给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

星石认为,商誉减值改为摊销短期内难以实现。首先,将商誉减值变更为摊销属于会计准则修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采用摊销方式,也不是完美的方法。并且采用摊销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会降低部分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例如新经济公司,大多是轻资产+高估值,资本运作较为活跃,这也就意味着并购重组将产生高商誉。如果采用摊销方式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收购方每年的净利润都将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反而会使得原本具有协同效应的并购活动因商誉摊销对收购方业绩造成拖累,而降低企业正常进行并购重组的积极性。

高商誉需警惕,但并非洪水猛兽

商誉减值肯定是对短期业绩有一定的阵痛,但长期来看,如果把商誉的雷尽早充分暴露出来,对二级市场来讲,其实解除了一个巨大风险。

星石投资也表示,高商誉值得警惕,但是也并非洪水猛兽。从历史的情况来看,商誉减值并非洪水猛兽。一方面,由于业绩补偿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实际损失往往小于商誉减值金额。一方面,从近几年商誉减值的实际情况来看,创业板、中证1000实际发生的商誉减值占净利润的比重并不大。但是从此前证监会发布的8号文来看,财政部和证监会已经开始关注商誉减值的风险,因此投资者仍需警惕商誉较高的投资标的。


关键字: